新闻中心News
体育时评:马拉松不PP电子入口能跑“偏”了
近日,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半程马拉松赛上以1小时17分41秒完赛,引发广泛关注。有的网友为他的优异表现点赞,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,为何他年仅12岁就能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赛? 记者从赛事组委会了解到,该男孩系组委会特邀参赛,“家属签订了免责声明”。男孩监护人的社交媒体账号显示,早在2023年,年仅10岁的他就曾参加过一场半程马拉松赛。 《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办法》明确要求,参加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须在比赛当年年满20周岁,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须在比赛当年年满16周岁。在男孩不符合最低年龄限制的情况下,组委会所谓的“特邀参赛”和“免责声明”并无效用。 此前马拉松赛场上也多次发生未成年人违规参赛事件,PP电子app且多为报名成功的家长带着未报名的孩子“蹭跑”的情况,部分家长表示意在通过马拉松“磨炼孩子意志”。 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等长距离跑步项目对于参赛者体能要求较高,不适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,并且容易引发运动损伤乃至生命安全风险。世界田联对于这些项目的参赛年龄也有明确限制。 能够帮助青少年强意志、健身心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,并非只有马拉松这样的运动才能“磨炼孩子意志”。无视规则要求、违规“蹭跑”参赛、将未成年人置于风险之中,本身也违背了体育和教育的本义。 促进马拉松健康发展,赛事主办方需要提升竞赛组织和保障能力。城市道路上举行的马拉松赛事人员密集、赛道复杂,主办方不仅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,PP电子app确保科学、合理地规划赛道、制定接驳方案,配备厕所、垃圾桶等设施,还要严谨评估办赛城市的承载能力,合理确定办赛规模,避免一哄而上、好高骛远,更要杜绝盲目追求“流量”和“宣传效果”而无视办赛规则标准的行为。 促进马拉松健康发展,行业管理者需要疏堵结合遏制赛场乱象。针对过度索取补给、PP电子app扰乱赛道秩序、随地乱丢垃圾甚至便溺等不文明行为,行业管理者在加强文明参赛宣传引导的同时,也应加强约束机制建设,明确赛场失德失范行为处罚细则,并加大惩罚力度,双管齐下提升赛场文明水平。 促进马拉松健康发展,参赛跑者需要守住依法依规依德的底线。路跑赛事重在参与,全民共享,但群众性赛事也是严肃的体育竞赛,而非嬉戏活动,更不是少数人任意妄为、“作妖”捣乱的“法外之地”。参赛跑者应对比赛规则和赛场道德持有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畏,珍惜来之不易的“跑马”机会,珍惜来之不易的路跑运动发展环境,自觉文明参赛。 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,应以安全、有序、合规为前提,不能让马拉松跑“偏”了。